2025-06-01
last update: 2025-06-01
博士后出站报告预告: 龙须菜规模化养殖对沿海海水环境碳循环过程的影响研究
报告时间:2025年6月3日 上午9:00
线下地点*:高水平实验楼A314
线上参会:腾讯会议 988636181
报告人:裴鹏兵 博士后(汕头大学)
所属单位:汕头大学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报告题目:
龙须菜规模化养殖对沿海海水环境碳循环过程的影响研究
研究背景与意义:
大型经济海藻是沿海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同时也是近岸生态系统的“工程师”。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海藻养殖被视为一种潜在的“蓝碳”途径,具有增强海洋碳汇能力的潜力。
尽管已有大量关于海藻附生菌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但关于养殖活动如何影响海水细菌碳循环功能的研究仍较为稀缺。因此,本研究聚焦于龙须菜规模化养殖对沿海海水环境中碳循环过程的影响,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
研究方法与发现:
技术手段:
- 细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
- 高通量定量PCR(qPCR)芯片分析碳循环相关功能基因
主要结果:
- 环境因子差异显著:养殖区与非养殖区在DOC、氮、磷浓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细菌多样性变化明显:
- 冬季(Win.G)养殖区细菌α多样性低于对照区(Win.C)
- 春季(Spr.G)养殖区Shannon指数高于对照区(Spr.C)
- 优势菌种不同:
- 冬季:HIMB11(养殖区)、未知类群(对照区)
- 春季:嗜甲基菌目HTCC2181(养殖区)、其他未命名菌属(对照区)
📊 RDA分析显示:
- DOC 和总碱度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
碳循环路径解析:
-
检测到冬季和春季分别为31和30个碳循环相关功能基因。
-
碳固定基因占比超过80%,其中:
- 冬季以 rTCA途径 为主
- 春季以 3HP途径 为主
-
碳降解方面:
- 冬季以 半纤维素降解 为主
- 春季以 木质素降解 为主
-
多功能性指数表明:龙须菜养殖增强了碳循环相关的生态系统功能。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系统揭示了龙须菜规模化养殖对沿海海水细菌群落结构及其碳循环功能的调控作用,为理解海洋微生物参与的碳循环过程在海洋碳汇中的贡献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未来发展可持续的海藻养殖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
发布时间:2025年6月1日
-
主办单位:汕头大学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参见: oa 原文